阿尔伯特·爱因斯坦曾经说过:“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。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,而提出新的问题,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,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。”然而,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去了解答案,而忽视了问题才是智力的发动机,它将好奇心转变为可控的探询,它是创新的灯塔。
因为了解而停止思考
探询的乐趣和吸引力在于探询者的意见相反,所以专家们一般很少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发问。美国建筑大师赖特给出了形象的解释:专家因为了解而停止思考,如果你了解了,你可能也就没有了提问的理由。然而,如果不提问,你就只能依赖专家的知识。而他们的知识必定是有局限性的,可能还过时了,也有可能全部错误。
问题驱动思考,答案中止想象
能引发我们探询的驱动力之一便是,我们意识到自己对某些事物一无所知。费尔斯坦在他的《无知:如何驱动科学》一书中指出,科学发现的关键之一便是,科学家愿意拥抱无知,愿意用问题作为指引以获得新发现。他写道:“一个好问题能激发出不同层面的答案,能鼓舞人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去搜寻解决方案,能衍生出全新的研究领域,还能让人们根深蒂固的想法发生改变。而答案却在终结这一切。”
问题升值,答案贬值
当知识逐渐过了“保质期”,它的一些自身价值也会随之丧失。如果将问题和答案看做股票,在当今“指数级变化”的时代,问题在逐渐升值,而答案正在贬值。
当前的情况需要我们变成终身学习者,这就需要我们竭尽全力保持好奇心,需要小时候适应变化和吸收知识的能力。我们需要“稚气未脱”(以生物学术语来讲就是幼态持续,该词主要用来描述成年人身上滞留着幼时的特征)。为了让自己稚气未脱,我们必须重新拾起孩子们运用熟练的工具——探询。
问题是信息过滤器
当今时代不仅在快速变化,也充斥着大量的信息。如果没有一个信息过滤器,我们就无法将相关信息与不相关信息区分开。对于我们来说,提出严谨的问题就显得很重要,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、分类、破译,也才能利用这些信息。
技术使答案贬值,会问才关键
技术能使我们提出更好的问题吗?在大多数情况下,技术更适合对问题作出回应,但不善于提出问题。技术能为我们提供惊人的、创新的和改变人生的答案,前提是你要知道怎样向它们提问。
当技术开始被用于存储答案时,如果我们无法在这方面跟技术竞争,那么探询——这一人类的能力只能成为我们的杀手锏了。
一个探询者能在“指数级”的时代得到更大发展,如果不去探询,你就会对改变充满恐惧。
——摘自《知乎》 |